好家在心理諮商所等候室環境,提供舒適的諮商空間

好家在心理諮商所

結合『家』與『彩虹』,是我們對多元性別與平權的支持🏳️‍🌈 我們喜歡「好」字 ——

女與子,多好

我們位於台南中西區,提供安全溫暖的心理諮商,協助您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高牆雖不會突然倒下,但我們能試著一點一滴要到自己應得的權力。

預約諮商

最新消息

好家在公休日:9/9~9/22
2025-08-30

好家在公休日:9/9~9/22

我們在9/9(二)~9/22(一)會休息一陣子,所以這段時間電話與Line訊息皆會暫停回覆,待9/23(二)恢復服務時間,會陸續聯繫大家!請大家等等我們喔!🥰

視訊/遠距諮商 即日起可預約囉!
2025-06-23

視訊/遠距諮商 即日起可預約囉!

如果您感覺到實體的心理諮商有困難,例如您在外縣市或是在國外,但仍有諮商的需求,好家在心理諮商所已經通過衛生局的審查,成為合格的提供遠距諮商的心理諮商所囉!只要您填寫預約表單,或是用官方Line預約,表示需要進行遠距諮商,將會有行政人員為您安排諮商。【預約方式】加入「好家在心理諮商所」官方 LINELINE ID:@945sqfna點此連結加入官方Line點此連結填寫預約表單

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開放申請中!
2025-05-29

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開放申請中!

即日起,「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正式開放申請!凡年齡介於15至45歲,且於113/8/1起未使用此方案者,即日起至114/12/31止,每人可免費使用3次心理諮商,無須負擔任何費用! 【方案使用規範】初次諮商須出示身分證件以核對年齡資格。每次諮商需間隔7天以上,不超過30天,3次總期程不得超過3個月。個別諮商,每次40分鐘。 【預約方式】因方案名額有限,歡迎用以下方式預約與詢問名額:加入「好家在心理諮商所」官方 LINELINE ID:@945sqfna點此連結加入官方Line點此連結填寫預約表單(並在諮商形式中選擇「青壯方案」)本方案感謝衛生福利部的支持,讓更多青壯世代有機會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無論你在轉彎、低谷或探索的路上,歡迎讓我們陪你走一段。

各項諮商服務

個別諮商

個別諮商

透過一對一的諮商,在安全的環境下,心理師與您一起深入的探索自己、了解自己。

兒童遊戲治療

兒童遊戲治療

讓「遊戲」成為兒童的語言,「玩具」成為兒童的字彙,呈現自己的狀態,遊戲過程中,心理師藉此理解與評估兒童處境與狀態,並適時搭配家長諮詢,一同改善孩子面臨的難題。

性諮商

性諮商

透過諮商,改善各種性困擾:性關係與性溝通、性生活不協調、性慾不合、不做愛、性功能障礙(勃起障礙、早洩、遲射、性交疼痛、陰道痙攣)、性外遇、性自我與性自主、自慰困擾。

伴侶/婚姻諮商

伴侶/婚姻諮商

透過心理師的第三方合作,協助伴侶停下傷害關係的互動模式,並能看見彼此在關係中的滋養,創造好的互動模式。

親子/家族諮商

親子/家族諮商

兩人以上的諮商方式,協助改善親子/家庭成員間的溝通方式、解決衝突、改善關係,創造新的連結方式,產生滿意的關係互動。

遠距/視訊諮商

遠距/視訊諮商

使用線上、遠距、視訊的方式進行諮商。衛福部規定,通訊諮商服務對象須為:18歲以上之成人;非精神官能症/精神病/腦部心智功能不全者。

諮商空間

諮商室1
諮商室1
諮商室牌2
諮商室2
大門
書本
等候區
迎賓

諮商預約

1
LINE 或填表預約
選擇LINE或線上表單預約,留下基本需求
2
專人回覆
由專人回覆,協助釐清您的諮商需求
3
媒合諮商時間
依您的狀況媒合合適心理師與晤談時間
4
完成預約
以 Line 或 mail 通知預約結果與細節
5
開始諮商
由專業心理師開始晤談服務

預約須知

  • 請提早10分鐘抵達,填寫資料與簽署同意書。
  • 請攜帶可證明身份的證件(身分證、健保卡或駕照)。
  • 如需取消,請提前24小時通知我們。

第一次諮商感到緊張、擔心或不知道怎麼開始,都是很正常的事。

請放心,心理師會陪您探索合適主題。

謝謝您選擇好家在,也願意為自己踏出這一步。

諮商專欄

小孩需要心理諮商嗎?
2025-10-28

小孩需要心理諮商嗎?

小明是一位7歲的孩子,在幼稚園時期活潑開朗,但升上小學後卻變得容易情緒失控,常常因為小事就在教室裡大哭大鬧。老師反映他無法適應團體生活,在遊戲時間會推打同學,導致其他孩子不願意跟他玩。小明的家人感到非常困惑和心疼:「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突然變成這樣?」這樣的情況,正是許多家長面臨的困境。如果您發現孩子有以下情況:容易生氣哭鬧、和同學相處不好、會打人或推人,如果能夠教導的都做了,請不要怪自己,也不要過度責備孩子。這些表現代表孩子遇到了壓力或困難,正在用這些方式告訴我們他需要幫助。兒童心理諮商的意義與價值每個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背後,都有它的原因。兒童心理諮商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心理師也會協助家長理解孩子,讓父母明白孩子行為想表達的意思。心理師會觀察家庭成員如何相處,從日常的親子互動中,幫助父母找到更適合的教養方式和溝通方法,讓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兒童心理諮商在做什麼呢?孩子在諮商中不只是「聊天或玩玩具」。我們會用孩子懂的方式,幫助他們表達與調節情緒,同時也支持家長找到更好用的教養方法。這些內容也希望幫助家長了解兒童心理諮商面貌以及合作的方向。當然,這些服務也會依孩子的年齡、狀況與家庭需求彈性調整,並與家長保持穩定回饋與合作。1|第一次來:了解與評估與孩子互動,觀察情緒、注意力、人際適應的樣貌等與家長或主要照顧者面談,釐清目前的擔心與目標了解孩子的成長歷程、在家與學校的表現2|和孩子進行:遊戲治療或表達性治療透過遊戲、繪畫、故事或沙盤,安全地表達想法與感受學習情緒辨識與安撫技巧,例如生氣時的降溫步驟建立自信與問題解決能力,練習把需求說清楚3|和家長一起:親職諮詢與親子合作一起調整可行的教養策略與家規,讓日常更有章法提供親子互動的具體回饋與溝通句型(例如先同理、再引導)規劃家長單獨回饋時段,對齊目標與進展4|和學校連線:校園支持視需要與導師或輔導室溝通,提供在校支持做法建議課業或評量上的彈性與座位、作業調整協助處理同儕衝突與社交技巧練習5|需要時的後援:醫療與資源轉介轉介兒童身心科評估,釐清是否需要藥物或進一步檢查連結職能治療、語言治療或社福與社區政府資源提供可用的求助窗口與申請方式6|遇到風險:危機介入與安全計畫進行風險評估,提供即時支持與家中安全守則建立緊急聯絡機制與支持網絡(家人、學校、資源單位)必要時協助就醫或跨系統會談孩子可能透過六個向度得到的改變透過了解與評估,孩子知道有人願意聽他說話,不會被責怪。在遊戲治療或表達性治療中,孩子學會用安全的方式表達情緒,逐漸能說出「我很生氣」,而不是直接推人。經由親職諮詢,家長調整教養方式,孩子感受到爸媽更有默契,在家裡更有安全感。透過校園支持,老師能適時協助孩子穩定情緒,讓他在學校也能安心學習。若需要醫療與資源轉介,孩子能得到更完整的評估與支持,例如職能治療幫助專注力等。在危機介入時,家長和孩子知道有安全網接住他,學會在最難過時也能求助。結語:給每位正在努力的家長當孩子出現情緒或行為困擾時,家長常會感到無助、自責,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但請記住:尋求專業協助不是承認失敗,而是為孩子找到更多可能性的開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調和需要。透過兒童心理諮商,我們不只是在「治療問題」,更是在陪伴孩子認識自己、學習表達、建立自信。同時,也支持家長找到更適合的教養方式,讓親子關係更緊密、更有品質。如果您正在考慮是否要帶孩子諮商,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我希望孩子擁有什麼樣的成長經驗?」如果答案是希望他能快樂、有信心、懂得表達與求助,那麼,現在就是很好的開始。您不是一個人在面對,好家在陪您和孩子一起走這段路。

遊戲治療 兒童心理諮商 系統合作
好家在 - 心理諮商所 閱讀更多
一段安全的關係,是知道吵架了也能和好
2025-06-26

一段安全的關係,是知道吵架了也能和好

吵一場健康的架有一些人認為一段有安全感的關係,就是能夠不吵架,維持和諧。但也因為對關係有不吵架的期待,所以發生摩擦時,總是會告訴自己要冷靜、理性,也會希望伴侶要理性,就事論事,不要有情緒,把摩擦解決了,重新定下生活規矩,就沒事了。這時候就要回到,為什麼當發生摩擦時,不希望有情緒呢?原因就是在於,有些人害怕吵架、不喜歡吵架,除了吵架會讓心情很難受之外,更深的擔心是,吵架之後,是不是會破壞關係,失去對方,所以不要吵就沒事了!但忽略了,關係中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之一,其實是情緒的承接與回應,我們會希望自己的心情被對方理解,也希望對方能夠回應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看見發生摩擦的情緒底下,有對對方的需求,希望能被重視、能知道自己有被對方放在心上,而非伴侶就事論事之後,就把心情藏起來了。一段情緒無法被回應與承接的關係,才會逐漸失去安全感。所以想要找回安全感、創造安全感的伴侶,讓我們一起練習能夠說出情緒、回應對方,吵架也可以和好的經驗吧!

親密關係 伴侶諮商
陳巧翊 - 諮商心理師 閱讀更多
別讓床上躺著不屬於你們的聲音
2025-06-26

別讓床上躺著不屬於你們的聲音

你有過做愛不自在、沒有辦法投入的經驗嗎?網路上很多留言,網友們常用30公分跟E奶打招呼,讓你覺得自己身材不夠好,擔心被對方嫌棄,做愛時總是遮遮掩掩。不敢脫衣服、一定要關燈、要躲在棉被裡做、戴保險套時都要背對伴侶偷戴,怕被對方看見自己短小的雄風或不夠性感的身材。性愛過程在進入時,則是會開始擔心,自己的聲音夠不夠性感?張開腿的自己是不是很像青蛙?深怕自己輸給A片,或是深怕自己太像A片好淫蕩。或是會開始擔心,我的長度夠不夠深、時間夠不夠久?對方有沒有高潮?我的表現夠不夠好?深怕自己不夠勇猛,輸給A片。你也有過上面這些經驗嗎?從前戲親熱、到脫衣戴套、到進入結束,好像每個過程,都有一些聲音在影響你的心情,讓你無法完全的投入在性愛的愉悅當中。我每一次都會告訴大家,床上只有「你們」,為什麼要讓這張床,躺了這麼多人的聲音呢?網友的聲音、A片的聲音,有時候甚至是家人朋友的聲音,讓你覺得自己不夠好,做愛時心裡頭有石頭,身體的感受也會像石頭,無法好好投入。且這麼多聲音,反而讓你沒有辦法好好聽自己的聲音、伴侶的聲音,但你們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如果你有什麼在意的事情,鼓勵你跟伴侶好好溝通吧!很多時候,性生活中的擔心與焦慮,說出來被對方聽懂、理解了,其實煩惱就迎刃而解了。或是當你又開始在意自己的身材、表現,也可以按一下暫停鍵,告訴自己「啊!我又讓床上有其他聲音了,沒關係,知道就好,現在這些聲音都不要理他吧!」,透過自我安撫,也能讓自己在床上更自在與投入喔!

性諮商 性治療 親密關係 伴侶諮商
陳巧翊 - 諮商心理師 閱讀更多
當好事發生時 ,你能一起開心嗎?
2025-06-26

當好事發生時 ,你能一起開心嗎?

我們在面對各種關係受傷時,總會以為是發生了什麼衝突,所以才會出現裂痕,但其實有一種經驗,也會讓人對關係感到心寒,那就是「當有好事發生時,我想要分享,你會替我開心嗎?」🌳一段可以共苦但無法同甘的關係,也可能為關係帶來傷害。在《尋找復原力:人生不會照著你的規劃前進,勇敢走進內心,每次挫敗都是讓你轉變的契機》這本書中,有提到一種回應方式,叫做「喜悅小偷」,就是當你分享好事情時,對方卻開始提出質疑與擔心。 看到這段實在心有戚戚焉。讓我想起,當初考研究所時,我考上了心心念念的學校,興奮的跟家人分享,結果得到的第一句話是:「你跑這麼遠,能夠照顧自己嗎?你有辦法找到合適的租屋嗎?你這樣我不放心。」當我出社會,因職涯的探索,決定轉換一份更符合我的需求的工作時,我告訴我的家人,得到的第一句話是:「換工作這樣好嗎?你如果錢賺不夠怎麼辦?你有辦法適應的好嗎?」當我分享好事、分享喜悅時,卻得到滿滿的擔心,還有質疑的聲音。確實!真是名符其實的喜悅小偷,把我的喜悅偷光,得到一臉灰啊~不過這也讓我想到,我曾被偷走喜悅,但我也曾偷走別人的喜悅。有時候因為太重視對方、太希望為對方好,以至於拿自己高標準的期待,去衡量對方的選擇,但其實只會把對方推得更遠。你也曾經被偷走喜悅,或是偷走重要之人的喜悅嗎?如果有經驗,可以停下來想一想,當你被偷走喜悅時,你是怎麼處理的?如果你曾經偷了別人的喜悅,對對方有很多擔心與質疑,那是什麼原因讓你無法跟對方分享喜悅?真心的與對方一起開心,不要過度擔心,也是我正在努力練習的事。有時候伴侶跟我分享他的好事,我不見得能馬上意會到這是一件「好事」,但我會嘗試不要詢問過多質疑的問題,提醒自己停下來,詢問他「對你來說這是好事嗎」,如果他說「是」,那我就會進一步了解他在開心什麼,並跟著他一起享受開心。我希望被如此對待,因此我也練習如此對待對方。

心理諮商 伴侶關係 原生家庭 人際關係
陳巧翊 - 諮商心理師 閱讀更多
被騷擾,不是你的錯
2025-06-26

被騷擾,不是你的錯

雖然這樣說起來很遺憾,但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幾次被性騷擾的經驗,有時候感覺很明確,有時候感覺很模糊,有的甚至是矇矇懂懂的時候發生的。還記得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我坐在便利商店等朋友,突然有一個陌生阿北坐到了我旁邊,說想跟我聊天,起初我覺得就是一個熱情友善的路人,聊聊天當然是沒問題的,反正我也還在等朋友,沒有急事。 阿北先說他有一個年紀跟我相仿的女兒,女兒有男朋友,接著就問我有沒有男朋友(甘你屁事啊),後來就繼續說,有男朋友很正常啊,自己是一個很開放的家長,非常支持女兒談戀愛。聽到這裡,我都還覺得只是一個囉唆想要證明自己思想開放的長輩而已,並不以為意。但接下來的對話,我就開始疑惑了。 阿北繼續說,自己很開放,還會幫女兒買保險套(什麼?!),然後就開始問我有沒有性經驗、問我會不會自慰、問我陰毛什麼時候長出來的,接著盯著我的大腿,問我穿著這麼短的褲子,都不擔心內褲或陰毛露出來嗎?我後來受不了,只好離開便利商店,站在人很多的路邊等朋友,大太陽底下。因為我會怕,怕奇怪的阿北跟上來,繼續問我很不舒服的問題。到這裡,各位應該很快就能辨識我被性騷擾的對吧。但你們知道,我是什麼時候才意會到這個叫騷擾嗎?在我跟朋友見面,跟朋友講完這段突發事件,到朋友邊聽邊生氣的說我被性騷擾了,大約事件兩個小時之後。那你可能會問,所以這段時間我都在想什麼?我都在想,我是不是想太多了,他只是一個熱情的阿北。我是不是太沒禮貌了,居然離開現場沒有繼續聊天。我是不是不應該穿短褲,他就不會開這種話題。我感覺到很不舒服,我這種感覺是不是太誇張了。 當後來我終於可以好好正視自己的感受,將這個事件標示為「性騷擾」之後。我的第一個想法不是對對方感到生氣,而是我開始自責。為什麼沒有馬上意會到,還讓他這樣對我。所以是我太友善才讓他可以這樣對我,是我的錯。我為什麼沒有罵他,我為什麼沒有反抗,我為什麼沒有拒絕,我為什麼沒有說不要,我為什麼沒有馬上求救。我相信,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跟感覺。做這些行為的人,讓你難以分辨他的意圖,而這些似是而非的行為、語言,也讓你難以確認自己的感受。而且當你終於勇敢的辨識自己的感受之後,整個社會、整個教育、你身邊值得信任的人,都在告訴你,你怎麼會「被做這些事」而不自知,所以是你「選擇讓別人這樣對你」,因為你「沒有保護好自己」。彷彿保護好自己是這些事件唯一的解方,唯一需要負責任的—是被騷擾的你。被傷害的人反而被指責,好奇怪啊!所以你有發現嗎?有問題的不是你,是社會的聲音出問題了,教育的方向出問題了。我們需要更多的教育,讓行為人消失、讓騷擾行為消失,讓做出這些言行的人知道,這「本來就不應該做」,而不是更多的教育去分辨壞人與保護自己,然後指責無法第一時間保護自己的人,這是不對的。 因為本來就沒有人應該要被這樣對待。沒有人。教大家保護自己並不會讓騷擾行為消失,只有行為人消失了,騷擾才會消失。所以,如果你跟我有類似的經歷,而當又想起這件事,當又開始責備自己時,我想邀請你,可以對自己說:「這不是我的錯,錯的是那些沒有被教好的人,錯的是濫用別人善意的人,錯的是利用別人懞懂的人。」該消失的是騷擾的行為,不是我需要保護自己。 被騷擾,本來就不是我的錯。 被騷擾,本來就不是你的錯。 該離開便利商店的座位的,是那個阿北,不是我。#羞恥需要轉向

心理諮商 性騷擾 性與性別
陳巧翊 - 諮商心理師 閱讀更多
當創傷情緒重現,怎麼辦?
2025-06-26

當創傷情緒重現,怎麼辦?

創傷情緒重現時,你可以這麼做創傷情緒重現時,你會出現恐懼、害怕這些情緒,很容易會引起身體的反應,你可能會心跳加速、喘不過氣,或是會突然凍結,感到麻木或放空,這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幾件事情,讓自己重回自己的身體。 在《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一書中,提到你可以這麼做🌳 溫和的告訴自己的身體要放鬆因為緊繃的肌肉,會傳遞錯誤的訊號到大腦,讓你誤以為現在的情況非常緊張危險,因此你可以慢慢感覺身體的每一個肌肉,嘗試與他們對話,溫柔的鼓勵肌肉們放鬆。🌳 深深的、慢慢的呼吸感覺到恐懼時,可能會過度換氣或是不自覺的憋氣,而這些不自然的呼吸,也一樣會傳送危險訊號給大腦。因此調整呼吸,慢慢的吸氣與呼氣,都可以讓身體緩和下來。🌳 放慢因為急躁會讓你的大腦開啟戰或逃的反應。🌳 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放鬆和舒緩自己你有讓自己放鬆的方式嗎?例如可以用毯子包住自己、抱著玩偶、躺在床上、泡澡等等。🌳 感覺身體的恐懼,但是不做反應當我們面對恐懼時,會想要急著脫離這種情緒,而做一些反應,但這些反應可能會讓大腦錯認危險訊號,因此,當感到恐懼時,你可以告訴自己,恐懼只是身體的一股能量,只要感覺它,不要逃避它,「它就無法傷害你」。每一次的情緒重現,都是重新照顧自己的好機會,讓我們一步一步走過創傷的傷害,成為不用再為過去而擔心受怕的自己。

心理諮商 創傷
陳巧翊 - 諮商心理師 閱讀更多

合作單位與合作方案

113年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logo

113年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詳細內容請看好家在最新消息:
https://www.hokatsai-counseling.com/news/6837d7b2f2a0a17148073158

凡年齡介於15至45歲,且於113/8/1起未使用此方案者,即日起至114/12/31止,每人可免費使用3次心理諮商,無須負擔任何費用!

樂行診所 logo

樂行診所

樂行診所是座落於台南仁德區的身心診所,由李吉特 醫師帶領的團隊,提供身心、精神醫學的相關協助。官網:https://www.cjclinic.com.tw/

擁抱心理諮商所 logo

擁抱心理諮商所

擁抱心理諮商所是座落於北部的諮商所,有一群專業的心理師提供各種改善身心困擾的心理諮商,若是在台北、新北、桃園的朋友們,可至擁抱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官網:https://mental-hug.com.tw/

每一張小卡,都可能是屬於你的故事

讓心中難以說出口的感受,得到陪伴與理解

立即預約